临沭县的来历

1. 名称由来​

临沭县因濒临​​沭河​​而得名。“临”意为邻近,“沭”即沭水(沭河),属淮河流域重要支流。这一命名方式符合中国古代以地理特征命名的传统(如“临淄”“江阴”)。

​2. 建县背景​

临沭县正式设立于​​1941年​​,属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为巩固鲁南根据地而新划的行政区。其前身为原临沂县、郯城县、沭水县(已撤销)等地的边缘区域组合而成,并非古代延续的县制。


​3. 文献出处​

(1)《临沭县志》(1991年版)

​原文摘录​​:
“1941年8月,中共鲁南区党委决定析临沂县东南部、郯城县东北部、东海县西部置临沭县,因县治临近沭河而得名。属滨海专区。”
​注​​:此处明确记载了建县时间、辖区来源及命名依据。

(2)《山东省志·建置志》(1995年)

“抗日战争时期,山东抗日民主政权为适应斗争需要,对行政区划多次调整。1941年新设临沭县……隶属滨海专区。”


​4. 补充说明​

  • ​沭河的历史记载​​: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》提到沭水(卷二十六),但未涉及“临沭”地名。
  • ​明代《沂州志》​​:仅载有“沭水”,无“临沭县”,可见其名确为近代新创。

​总结​

临沭县是1941年因抗战需要设立的县级行政区,名称直接来源于沭河,官方记载以《临沭县志》和《山东省志》为准。如需进一步考证,可查阅山东省档案馆保存的​​《滨海区行政公署关于设立临沭县的决议》​​(1941年原始文件)。